探索六祖惠能的禅宗智慧:从“三无”到“二三昧”的启示

编辑:admin 发布时间:2024-04-09 浏览:853次

六祖的 "三无 "与 "二三摩地"

明海法师

(1995年7月22日)六祖惠能大师住持宝林(南华)寺40年,转法轮40年。"一花开五叶",度无量众生,弘扬禅宗正法,详尽无遗。其精髓可概括为 "三不 "和 "二三摩地"。三无即无念、无相、无住。两三三昧即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。具体描述如下。

第一,无念宗 

无念,指无为之念,即 "真如本性之念",能使 "无作有道 "妙不可言;宗,即修行者对十方佛法的流转,众生心底的取舍,能通过自己的心而转到十方佛法的流转中去供养机缘。至此,禅宗才有了 "续佛慧命"、"传佛心印 "的 "通宗"。禅宗自初祖至惠能大师,前后33代祖师均为单传,可见通祖禅师之难得与珍贵,不易遇。神秀当年为教授,文化水平很高,威望也很好。但五祖弘忍大师宁可把衣法传给惠能,也不肯传给神秀,因为神秀尚未通宗,没有传佛心印的功能。惠能虽然不识字,但五祖知道他已经通宗,可以传佛心印,对大众说他可以 "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"。这是悟入佛性真相的好机会。

六祖说:"无念者,念中无念"。其法理在于,修行者必须破除分别我、法我、遍计所执我、法我,才能真正契入 "无念为宗";此时,"真如自性无我 "属于无我之念,而非非佛家妄念之念;因此: "无念 "故曰 "无念者无念"。我们必须区分 "无念为本 "之念与凡夫思想之念,二者并不相同。就前者而言,"真性是心之体,心是真性之用",即明其体,悟其用;就后者而言,"真性是心之体,心是真性之用",即明其体,悟其用。"真如自性,虽六根见闻觉知,不染一切境界,自性常自具足。故经云:'能于第一义中分别诸法相而不动'。" 在后一种情况下,真如本性被无明所遮蔽,无论有念无念,都在 "众生昼夜昏迷 "的范围之内。六祖为了防止听者误解,故有 "若只百事不思,一念端除,一念端灭,别处得生,是个 释迦牟尼轻弹花朵,卡夏巴微笑了。真性总无量,性与性之间,密放密收,互为感应。故证道歌云: "一性通万性,一法含万法;一月水皆现,一月水月皆摄;诸佛法身入我性,我性同如来共"。所以,能悟 "自性本无",就能 "传佛心印"。六祖说:"自性本来具足时"。即是说,佛的真如本性包罗万象。"何时自性能生万法"?这就是说,真空之中,方有妙有。释迦牟尼深入禅宗第一行禅,显示出 "出空 "的妙用,并为会众加持;他还弹了一朵花,让会众知道 "出空 "的最高禅定,就像莲花一样清净无染。会中百万人不明所以,唯有大迦叶明白妙旨,破颜微笑。世尊曰:"我有法眼,涅槃妙心,无相实相,微妙法门,嘱咐摩诃迦叶。" 大众宣说迦叶已得旨趣,嘱咐摩诃迦叶。金刚旨,又名法眼集,因运转般若法流,非开真法眼不能默契其妙也。又名涅槃妙心,自心寂隐,大用无息。(参阅冯达阿  来《心经》) 

二、无相为体 

通中诸大宗师,深于三昧,为一切法,能离相,得清净体,是为无相体。金刚经》云 "若有人能泯一切法成如是妙旨,而后无实无虚,能泯此念,而亦不可得,则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"。即实现 "无相为体"。

六祖说:"无相者,离相也。"他的理论是这样的: "色受想行识",色心诸法的开始,必须接受,然后发生关系,但习气的积聚成体现,是由思想主导的,因为诸法活动之初,只是一种美妙的流行,并没有相可言。念起之后,便凝结成相。所以,色心诸法都是以念为本,念不立,诸法失相。大乘称性之行,虽专一境界,而不落想境,故不失平等法性之统一"。(指《心经》)这就是 "无相者离相 "的本旨。"根境和合,则识生"。若离内外识,则诸相化为虚无,无所得也。众生世界现象万千,皆是众生 "同妄 "累觉所造之假相。修行者已经修炼到了转识成智的境界。随时都能 "灭识显智",以智慧证得诸法无相,返本还原。六祖说:"我说法不离自性,无体说法谓之相说,自性常迷"。佛说法不离自性,"佛善护持诸菩萨",法流有力;"佛善指示诸菩萨",契机契理。善根行者,用心聆听,"时节因缘 "一到,瞬间顿悟!而一般的老师讲法,或者一般的有根人听法,往往没有这种效果,个中道理不难理解。这也是五祖不肯传法给神秀,而传给惠能为六祖的原因。 "明体 "是 "菩提 "的实证。禅、密两宗常修 "月轮观 "以求菩提。大日经》云:"何谓菩提?是知自心如是,我见自心如月轮。" 达摩迦叶对慧可说: "净智妙圆满,体性空寂静,如是功德世无求。" 证道歌》云:"但得初心莫忧终,如净琉璃含宝月,若能悟此如意宝,自利利他永不穷。" 韩山诗云:"我的民三、无住为本 

无心、无相是悟道的境界,要达到这些境界,必须按照 "无住 "的原则修行。

六祖说:"心不住法,道即流转;心执着法,名为自缚。若前一念、今一念、后一念,念念相续,是名系缚;于诸境界念念不住,即无系缚,是为无住之本。" 广义的《心经》中说:"若心住于法,便生执着。诸法性本空,故能平等显现。如果当下的法执着于想象而不能空,就会成为其他法齐现的障碍,所谓失一而得二也。如果意念成为障碍,那么意念也就失去了作用。欲归平等法性,破除法想即可"。破除想蕴,应从 "无住 "入手。世人常因 "住像"-->"无明"-->"短视 "而 "短视"。如果当事人明白了佛法,能够以 "无住 "对治事故的起因,那么悲剧就不会发生了。

凡人不信佛教,不信 "因果报应,因果轮回",多有 "破罐子破摔 "之见,常有 "青春无几时,行应及时享 "之念,不知人生之可贵,于是拼命追求 "五欲 "之乐,尤其对于爱情问题 "活在相中"。不懂得人生的价值,于是拼命追求 "五欲 "的享乐,尤其对于爱情问题 "活在相中"。今年6月,一名女学生因恋爱失败,觉得做人没有意义,想自杀,认为 "死是世界末日"。事实上,死亡并不是终点!死后更可怕,是可耻的死亡!害己害人。很多凡人缺乏爱的道德观念,贪新厌旧,爱憎分明,导致家庭不和、烦恼、分裂,甚至酿成家庭悲剧。人们往往因为思想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反应和选择,在关键时刻,往往因为一念之差而决定生死大事。文革期间,一些知识分子抱着 "士可杀不可辱 "的心态与红卫兵作斗争,结果被折磨得更惨,或因不堪忍受屈辱而自杀;而个别佛教徒则会想:我今天所受的苦难,是 "我 "对 "我 "的报应,是 "我 "对 "我 "的报应。练功动机不纯,或盲目练功,有时会走火入魔,广州某医科大学有两个学生练功发现幻影,住进了魔相,其中一个上了广州六榕楼练功,结果魔飞了啊! 另一个上了楼顶练功,与魔飞啊!另一个上楼顶练功,跳下来摔死了。上面提到的两个学生,《金刚经》中也会提到: "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如果懂得《金刚经》的教义,就不会陷入魔相,当幻相出现时,就能 "无住 "避祸!

探索六祖惠能的禅宗智慧:从“三无”到“二三昧”的启示

只是思想认识上的 "开门 "难,彻底 "脱相 "难。有些伤心事,不想 "住相",它却会自动出现。比如东坡悼念朝云的诗句:"难相忘,无相思,惟有泪千行"。因为内心缅怀的苦涩种子猛烈燃烧,难以平息。必须 "自有解脱之因缘,又蒙佛慈悲护持",才能 "降伏其心"!也就 "无路可走 "了。

金刚经》云:"一切贤圣,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"意思是说,根据破除执着的程度不同,觉悟境界的高低也有差别。例如 须陀洹、悉达多、阿那含、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、佛,这是小乘佛教破执证果的层次。

冯大安大阿  来修因,先通禅宗,后通密宗,其题《禅关》诗: 

不住六尘心自明,除去七识证无生; 

十方明了见真性,乐在人间度众生。

这首诗符合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中 "觉地真言 "的秘义。

六祖云:"心不住法,道亦流空。我是一个乐天派,天塌下来有我顶着;我相信缘分;人生在世必须有,人生在世莫强求;对于工资等级的评定,从不与人争执;我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,宁可人负我,不可我负人;不管别人怎么对我不好,过后我都不挂在心上。如果以上所说属实,那么心不住于法是真的吗?若是,为何不见道是通流?" 答曰:"是也: "温和正直、宽宏大量、不念旧恶、没有烦恼、乐善好施的人,当然有很好的夙根,但在心光未明之前,烦恼障、所知障还在,对我执和法执还没有清净,所以还没有完全无住,灵明的心性还被无明所覆盖,所以还没有达到道即通流的境界。但是,如果这种根机遇到明师,得到三密加持,就很容易得到佛法的作用,进步很快。" 

众生造业,随业轮回,生死无尽的主要原因就是七识的障碍,法理如下: "众生的第七识带来了与生俱来的我执,这种我执萌生于心,存在着我相和他相的观点,并在外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此身和彼身的区别。凡夫无论醒着还是睡着,都不曾舍弃这种执着,所以日夜都在我相的阴影中,毫无知觉。利我者,视为亲友;害我者,视为仇敌。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充满了理由"。因此,彻底无住的关键在于破七识。七识不破,烦恼障、所知障依然存在,无住就更难,"道是通流 "就更难。达摩祖师看到中国学者多在文字上下功夫,满足于思想认识,而思想认识又成为成佛的障碍,于是提倡 "一乘经"。"一乘经 "解行合一,直指人心,让人见性成佛。学者以真诚心见昔日,曲江王氏有一公子,相貌堂堂,貌似佛门弟子,气质世俗。他初学佛时,从文字相入手,满足于思想认识范围,自以为是,好面子责人。后参祖心禅师,辩才无碍。祖曰:"汝只说食!能填饱你的肚子吗?" 紫泥大窘,面红耳赤,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境界可言。他懊悔不已,恳求祖师开示 "安乐处"。祖师说 "安乐窝,怕就怕耳根座上骨多。须死尽凡心方得。" 儿子受教跟随祖师修炼,在悟中行动,踏实努力,极力钻研,终于在祖师的庇佑指导下 "得髓"。他继承了祖师的法位,被称为无心禅师。

我从中学开始学佛,从文字相开始,满足于思想认识范围,自以为是,自以为是。后来,冯大安大 来指点我说:"喜欢行文字相,就转入般若障;准备做事,就让你进入般若宝藏"。他还嘱咐吴普恭与我面谈,让我回过头来 "将悟行",付诸实践。这是我学佛的一次重要经历,也是我学佛的一次重要转变。

知识分子研究佛学,从文字相入手固然不错,但不能满足于思想认识。必须认识到,佛经只能起到 "因指见月 "的作用,所以《金刚经》说:"所谓佛法,非佛法也";如果修行者 "执指为月",即《金刚经》说:"非法";如果修行者 "执指为月",即《金刚经》说:"非法": "非法";如果修行人能够 "指间见月",《金刚经》说:"非非法"。所以,六祖说:"心迷于法,法迷于心,心悟于法。""佛之妙理,不在言说。""自性本来具足,自性能生万法。""菩提唯在一念心,一念心方证得。""菩提唯在一念心,一念心方证得"。"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"。

有人问:"《金刚经》说:'应如是住!'以及大势至菩萨关于如何往生极乐净土的开示:'第一,不能生少善根福德因缘的国家;第二,要摄六根,净念相继。'六祖又说:'若前一念、今一念、后一念相续不断,是名束缚。这有矛盾吗?而上述'应如是住'和'净念相继'与'无住为本'这两句话之间有矛盾吗?" 

答:马鸣菩萨说:"无明熏真性,使众生迷失真性,随妄而行,造业万千,烦恼丛生;反之,真性熏无明,使众生破障悟道,即妄见真性,顿悟灵通。" 以上列举的《金刚经》和大势至菩萨,都是指 "真性熏无明 "的妙用,用 "真性熏无明 "来 "降伏心性",以达到 "住心不住"。六祖说的是 "有心无住"!莫住无明相,以熏真性,以缚烦恼"。因此,上述说法并不矛盾。所谓般若波罗蜜,就是以禅为体的禅宗妙用。所谓般若波罗蜜,就是禅体的妙用。一行三昧与一相三昧是一样的。

I. 一行三昧

"随时随地,应机处理,随性直行,不涉劳碌,是为一行三昧"。

六祖接机答问,反应迅速,言语中肯,巧于用机,即此妙用。

六祖恐人误解 "一行三昧 "妙旨,故云: "迷人相法,一行三昧,谓常静坐,妄念不起心,即是一行三昧,此解,即与心同,但障道业。"此 "一行三昧 "之妙旨也。...... 有的人教坐,看心看静,不动不摇,从此下功夫,入迷不会,便认作颠倒,这样的人很多,如相教法,故知大误。" 

注:马祖所说的 "平常心是道",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:

1. 从结果来看,悟得 "一行三昧 "后,当然可以 "平常心是道"。

2、从修因上看,应以 "戒为师",以 "无住为本 "修 "平常心是道"。不要误解或滥用 "平常心是道"。

第二,三摩地的阶段 

六祖在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一日集弟子曰: "吾至八月,欲离世,汝有疑,早须问......."。法海闻之,无不泣下,惟神会神色不动,无有泣者。六祖云: "神会小师,但得善不善等,毁誉不动,悲喜不生;其余不得。山中数载,连修何路?汝今哭,为谁忧?...... 我若不知去处,终不预告于你,你哭是不知我去处,你若知我去处,便不哭了。...... "由此可见,神其实必证 "一相三昧 "也。

六祖于八月初三日在国恩寺开斋,集合众弟子,最后一次说法,作偈,嘱咐清楚,静坐至三更,忽然大喝一声: "我去!" 阿姆兰动了。当时,"异香满室,白虹属地,森林变白,兽兽哀鸣"。六祖菩萨的故事令人感动。


参考资料

标签:

Copyright 2019-2030 湖北线上代放生 湖北线上代放生官网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