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祖的识智颂(悲智颂)

编辑:admin 发布时间:2024-04-23 浏览:342次

六祖的识智颂

◎ 澄 海

  六祖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高僧,用平常百姓的俚语阐发佛陀的圣道,言简意赅,又循循善诱,让研读的人受用无穷。所以,历代祖师都劝学人要把《坛经》详读、精读;句句读,字字读;每天读一点,然后详加玩味、体会,自然有无穷的智慧流出。

  有志参禅的人,一定要把《坛经》列为必修课程。要知道,六祖的言谈被视为经典,那是人天的极则;况且禅宗的“二门”“五宗”“七派”都是从曹溪一滴水滋润出来的,对中华文化正面的影响非常非常的大,要学禅,不研究这部经是不行的。

  近来有部分高人笑六祖不识字,不懂得唯识学,所以六祖及历代祖师果位不高;唯有他们才能阐扬禅宗,才是真正的楞伽印心的传人,颇为风发。

  末学追随六祖遗风,才慧有限,却愿将老人家的《识智颂》做一个略解,让大家晓得六祖虽然不识字,没学过唯识学,却三言两语地讲过唯识:

  大圆镜智性清净,平等性智心无病;

  妙观察智见非功,成所作智同圆镜;

  五八六七果因转,但用名言无实性;

  若于转处不留情,繁兴永处那伽定。

  本来佛教是心灵救济法门,意在不断地提升人类的心灵层次。世尊讲《圆觉经》在提醒世人:我们虽有佛性,却混杂了各种杂质,犹如金矿不是纯金,必须经过镕冶陶铸,一旦成佛永不退转。

  世尊初转法轮,以四圣谛、十二因缘法就可以开发成千上万的弟子,这是因为这些弟子勇于求道,精进不懈,一旦遇到世尊开示,心花即开。后来法性、法相争论不休,实证真修者少之又少,乃有密宗的兴起。密宗讲观想,讲明点,把经典摆开一边,杂糅诸宗教,别走一路。达摩祖师只好东来震旦国,独传佛陀心法,当时北方大乘佛法非常兴盛,格义风气浓厚,时机待酝酿,所以提倡“楞伽印心”,从理上认识相对思想的执迷,启人自觉圣智,回归不生灭心。

  到了五祖,禅宗既与中国人文文化互为借鉴,有大放异彩的机缘,才责六祖扛起“金刚印心”的旗帜,让有缘人“因地果还生”,而有“一花开五叶”、遍洒甘霖的中华禅出现。

  至于现在,时空不同,社会环境变异太快,而且有世界一家的面貌出现,禅宗如何面对这些复杂局面,提出更直接有效的禅风来拯救生灵的心灵,那就有待圣尊的出现领导了。

  佛教的主题很简单:“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。”禅宗着力于三界唯心,故强调自觉圣智、自觉自悟,才有“不立文字”的“直指人心”。唯识析辨世谛、出世谛因缘,以返照出世谛的清净心,当然着力“万法唯识”。

  智识之别,《大乘起信论》讲得非常清楚:“此中显示真实义者,依于一心有二种门:所谓心真如门、心生灭门。此二种门各摄一切法,以此展转不相离故……心生灭门者,谓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转,不生灭与生灭和合,非一非异,名阿赖耶识。此识有二种义:谓能摄一切法,能生一切法。”

  阿赖耶识又称藏识,是真妄迷悟之根本,也是生死凡圣的根源,《楞伽经》云:“洪波鼓冥壑,无有断绝时,藏识海常住,境界风所动。”可见本来不动,所动者是境界风,正所谓“前境若无心亦无”。取境界的是生灭心,不是藏识,特称为第七识,又名末那耶识,其实即第八识之动念;此生机一息,前境顿空,那么六识纵然能分别,则没有可依附的东西了。

  而前五识(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识)原无别体,只是藏识应缘之用,独能照境,不能分别,故说是“同圆镜”。

  能够分辨五尘的不是五识是意识,故居有功,不起分别则“见非功”矣!

  藏识本真,故曰“性清净”,过在一念生心。有生则有灭,如水之流,非“水”外别有“流”也;但水有不住之性,见有流相,有流则非湛渊之水。《楞伽经》曰:“二种生住灭,谓相生住灭、流注生住灭。”都属于藏识。生灭不灭,则前七识生;生灭若灭,则心本清净,如云散太阳自然露脸。复此光明之本性名智,故曰“心无病”。

  六祖将八识转为四智,“教中云: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,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,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,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。虽六七因中转,五八果上转,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”(《机缘品》)。这个“教”指的是“唯识学”。

  识本非真,妄有二用,故曰:“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。”问题是此体不是在一般禅定中修行,而是在无执禅定中转,普行于日常生活,不拘贤愚凡圣;亦即般若观照,才能照见五蕴皆空。故六祖另外有禅定的解释:“外若着相,内心即乱;外若离相,心即不乱。本性自净自定,只为见境思境即乱。若见诸境心不乱者,是真定也。”故曰:“若于转处不留情,繁兴永处那伽定。”何等逍遥自在!

  谁说六祖不识唯识?

  说到唯识学,除了上述马鸣菩萨的《大乘起信论》,更不能不重视我国法相宗的大师──玄奘菩萨。他总结唯识论的《八识规矩颂》非常精辟。我们来看此颂的最后二颂:

  浩浩三藏不可穷,渊深七浪境为风。

六祖的识智颂(悲智颂)

  受熏持种根身器,去后来先作主公。

  不动地前才舍藏,金刚道后异熟空。

  大圆无垢同时发,普照十方尘刹中。

  藏识转智以末那转智为衡。第八不动地前,断我执种子,此识才不复被末那执以为我,就有去执藏之义,有情不受分段生死。至十地等觉位中,金刚道后心而入如来地,末那究竟转智,藏识之异熟果相亦空,有情不受变异生死。如来地藏识究竟转智即大圆镜,即无垢识,唯是无量功德,即《圆觉经》所说的纯金也。

  这两颂说理分析详尽,苦口婆心,就教中来看,真是明见秋毫。但理不离文字,文字终非现量,治唯识学的人难免沦于理论的大海而漫游,忘了至理无言,理极必反,欲得大地平沉也是不容易。再观六祖《识智颂》,就显得积极而有力量,一超直入如来境,不历僧祇获法身,非上上根器何能转处不留情?非上上根器,于悟后起修,就得花点心思在唯识上,才能更上一层楼了。治唯识也当以禅宗的顿悟现量为明镜,时时反观自照,才免陷于义海而不知返。六祖有言:“宗通及说通,如日处虚空;唯传见性法,出世破邪宗。”又说:“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,若见他人非,自非却是左。”寓意深远,非深治唯识者不能透彻了解!

  法性、法相两宗是佛学重心,我国有幸出现了玄奘菩萨与六祖惠能两位大师,当更严肃看待,精诚追迹,莫贻后起无人之羞。

 摘自《禅心直指》


参考资料

标签:

Copyright 2019-2030 湖北线上代放生 湖北线上代放生官网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