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哪里可以放生祈寿花,福建的净土信仰概述(禅慧)

编辑:admin 发布时间:2023-11-01 浏览:762次

一、放生时乌龟能回头好几次不愿走

1、佛教传入福建约在三国时期。据史料记载,福州绍因寺创建于公元282年,是福建最早的寺院。唐宋时期福建佛教很盛,闽南则有“泉南佛国”之称。福建不仅寺院遍布各地,僧人众多,而且高僧辈出。禅宗在福建的佛教史中尤占重要的地位,可谓一枝独秀。其它各宗虽都曾在福建传播,但势力远不及禅宗。而净土宗与其它宗派相融合,其信仰在福建民众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。

福建哪里可以放生祈寿花,福建的净土信仰概述(禅慧)

2、净土宗是唐代最流行的宗派之在福建也很流行。唐黄滔《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》载:“垂拱二年,郡儒黄守恭宅桑树吐白莲花,舍为莲花道场。”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唐代福建有关净土教的最早记录。莲花道场应是净土宗的道场,因此我们可以确定泉州开元寺当其初创之时,是净土道场。唐代净土宗的寺院,史乘记载的还有闽县东禅院,“大同五年州人郑昭勇捐宅为之……旧名‘净土’,唐武宗废为‘白马庙’。……观察使李景温因撤祠为寺,号‘东禅净土’”。此外,怀安县莲花院、白莲院均创于唐大顺二年。

3、净土宗不仅提倡信徒修净土法门,观佛念佛,而且鼓励在家信徒大修功德,积集生西资粮,因而建造寺塔佛像在福建蔚然成风。如福建观察使刘冕于贞元十五年在福州乌石山建造“无垢净光塔”。王审知任威武军节度使也热衷造塔,唐天复元年于福州开元寺建寿山塔,又于天祐元年在福州九仙山建定光塔。除造塔外,王审知还在福州九仙山铸造巨型佛像等。黄滔在《莆山灵岩寺碑铭》中说:“今仆射琅琊王公牧民之外,雅隆净土。”由此可知,净土信仰在当时的福建非常盛行。

4、至五代,福建少受战乱的威胁,佛教发展比较稳定。闽永隆三年,闽王王延曦在乌石山原净光塔基之地兴建“崇妙报圣坚牢塔”。塔身自第一层至第七层共有题铭八段,均为王延曦及其家属臣下的乞福之词,表明此塔的兴建与净土信仰有密切关系。又陈洪进割据泉、漳时,曾于宋乾德三年在南安九日山雕阿弥陀佛一尊,佛像至今尚存,通高5米,宽5米。阿弥陀佛造像的雕造,是五代时福建——特别是闽南泉州净土宗流行的表征。

5、到了宋代,据《闽书》晋江县“岱峰山”条载:“岱峰山,有石佛岩,相传未岩时,石有夜光三道。宋嘉定中(1208—1224),僧守净异之,镌刻弥陀、观音、势至三尊,刻有‘南泉佛国’四大字于旁。”说明晋江县岱峰山为净土道场,守净是净土宗僧人。

6、自慧远大师在庐山集僧俗结白莲社念佛之后,僧俗结社修净土成为一种传统。据福建地方志记载,宋代许难游福清灵石山寺,见内有“白莲社”。宋《临汀志》记载,武平县宋时有“弥勒庵”、“净信庵”、“无量庵”。《八闽通志》载,崇安县“清应堂,在县北雄里,宋时名‘白莲堂’”。《泉州开元寺志》载:“极乐院在寺之西,宋淳熙间(1174—1189),高僧了性与其徒守净创是院,专祀西方大圣,故俗呼为‘弥陀殿’”。

7、元明清时期,佛教各宗渐次走向融合,净土宗越来越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,多与禅宗相伴流行。这一时期,闽中禅僧多走禅净双修的路子,禅宗寺院多设有“念佛堂”。在闽中的禅师中,道霈一生对净土信仰的提倡不遗余力。此外,元代福建许多地方还流行禅宗与净土信仰混合并民间化的教派“白莲宗”,以闽北一带为盛。据记载:“建宁路等处有妻室孩儿每(们)的一枝白莲道人名字的人,盖着寺,多聚着男子、女人,夜聚明散。”白莲宗曾一度被认为是邪教,故元武宗下诏查办,但由于官员的袒护,最终不了了之。到元仁宗时,方承认其合法性。直到明中叶,闽西北一带还是“寺僧数百,唯当户者一人削发,以便于入公门,其他杂处于四民之中,莫能辨也。”说明白莲宗在明中叶仍在闽中流传。

8、民国时期,净土信仰在福建有很大的发展,这得益于闽籍或在闽弘法高僧的影响。如弘一法师的佛学思想体系,是以华严为境、四分律为行、导归净土为果的。在当时的善知识中,他最景仰印光大师,虽毕生力弘戒律,但对净土的弘传也是不遗余力。他曾对友人讲过“了生死最好的法门是净土法门”。他于1924年赴普陀山礼印光大师为师,从此兼习净土法门。弘一大师在福建弘法前后有13年时间,他对净土的弘扬是在第三次来闽南后才开始的,着有《净土问辨》、《修净业宜诵地藏经为助行》、《弥陀经义疏撷》等,同时还到处讲演《阿弥陀经》、《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要旨》、《净土法要》、《人生最后》、《略述印光大师盛德》等。在厦门沦陷后,他手书“念佛不忘救国,救国必须念佛”句赠各方,以相警策。弘一大师对闽僧俗各界的影响是至为深远的,他的高风亮节至今让人缅怀不已。

9、圆瑛法师(1878—1953),名弘悟,号韬光,福建古田县端上村人。1914年因阅读永明、莲池二大师的著述,深信念佛法门,开始研习净土宗理论,禅净双修,着有《劝修念佛法门》等,并宣讲《阿弥陀经》等净土宗经典。1915年,他在上海创建“圆明讲堂”,作为讲经与弘扬净土的道场。他曾任鼓山涌泉寺住持,并在厦门、莆田、福州等地弘法,从而对福建的净土信仰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。

10、圆拙法师(1909—1997)也是闽籍高僧,曾亲近印光大师修学净土,并从弘一法师学习戒律,是印光大师、弘一法师的衣钵传人。他在莆田广化寺,大力弘扬戒净双修。莆田广化寺因了圆老的关系,培养出了南山五比丘研究戒律,又创念佛会,带领僧俗信众打佛七念佛。并从1996年开始,由念佛会主办,于每年5月1日、10月1日分别传授在家菩萨戒和出家菩萨戒,迄今已举办了七届,每次都有三四百人参加。本着圆老的思想,现福建省佛协会长、广化寺方丈学诚法师,把广化寺治理的井井有条,道风名闻遐迩,其修行原则就是戒净双修。如今,净土信仰可谓遍及福建的各阶层佛教徒中,各大寺院几乎都设有念佛堂,固定日子打佛带领僧俗二众修学净土。净土法门作为我们末法时期众生了生脱死的一大方便法门,已在福建确定了其不可替代的地位。

二、为什么不能随便放生巴西龟

1、《净土圣贤录易解》第五册

2、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,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,约在东经120度与北纬27度的附近。挺立于东海之滨,三面临海,一面背山,巍峨秀拔,气势雄伟,奇岩怪石,千姿百态,景色独特,蔚为奇观。主峰海拔3米。登临绝顶,极目东海,水在天际流,峰从海中出,不愧以“山海大观”著称于世。它北望雁荡山,西眺武夷山,三者成鼎足之势,雁荡、武夷地处通衢,声名远扬,而太姥僻居海隅,知之者鲜。相传尧时老母种兰于山中,逢道士而羽化仙去,故名“太母”,后又改称“太姥”。闽人称太姥、武夷为双绝,浙人视太姥、雁荡为昆仲,实在颇有见地。

3、整个风景区面积为92平方公里,分为太姥山岳、九鲤溪瀑、晴川海滨、桑园翠湖、福瑶列岛五大景区;还有冷城古堡、瑞云寺两处独立景点。拥有山峻。石奇、洞异、溪秀、瀑急等众多自然景观,以及古刹、碑刻等丰富人文景观。

4、根据地质部门考察,太姥岩石为粗粒花岗岩,属燕山晚期,地质史中生代白垩纪的产物,距今约九千万年至一亿年。由于地壳的变动,海洋上升,东西南北与近水平三组互相垂直的向节理发育,形成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峭壁、山峰、山洞。又经千百万年的风雨剥蚀,流水冲刷,就慢慢地形成今天的突兀的奇峰和怪石。

5、太姥山在唐宋时已十分兴盛,山南山北有三十六寺院,其中以国兴、瑞云、灵峰、芭蕉、天王等寺规模最大。今国兴寺的遗址上尚存石柱三百六十根,寺前有楞枷宝塔和石池,可见当时之规模。玉湖庵为宋理学家朱熹草堂,璇玑洞为朱熹隐居之所,山中还有历代名人摩崖石刻“天下第一山”、“山海大观”、“道仙佛地”等几十处。太姥山下的秦屿镇,是福建明代沿海抗倭的英雄阵地之一。有“万古雄镇”之称。

6、当游人进入太姥山,就象进入当代世界雕塑艺术大师的大型博览厅,数千百副巨型的雕塑品,各具匠心,有的肖人,有的肖物。如“十八罗汉岩”、“仙人锯板”、“夫妻峰”、“金猫扑鼠”、“玉猴照镜”、“九鲤朝天”、“二佛谈经”、“金龟爬壁”、“韦陀把天门”......等三百六十景,真是“太姥无俗石,个个似神工”。

7、特别是“九鲤朝天”、“二佛谈经”这组景观尤为奇绝,“九鲤朝天”石酷似九条鲤鱼跃向太空,“和尚讲经”石活象一个和尚身披袈裟坐在经坛上捧着经书面对东海说法。这组景观绵亘千余米,巍峨秀拔,气势雄伟,实为壮观。若是一阵雷雨之后,江山如洗,水光潋滟,波平如镜的大海托出这一组深沉垂直的群峰,一明一暗,对比强烈。群峰背后曲折的海岸线,星罗棋布的岛屿,起伏绵延的山峦和变化多姿富有韵律的梯田,增强了悬崖峭壁的力度和垂直感,组成巨幅水印木刻似的“山海大观”图,既大刀阔斧又精雕细刻。“夫妻峰”在不同角度看起来不一样!

8、又因众峰迭立,群石矗峙,登高一呼,山回谷应,故有“回音谷”、“三声应”、“七声应”等奇景,给游人增添了无穷兴味。

9、太姥由于特殊的地理,不仅石奇,而且有很多曲折深邃的岩洞。经有关部门普查有各种各样的洞一百多个。若想将这么多的洞走一遍需时二十八天,有的洞一进一出就需花一整天,这些洞各具特色,有向低处延伸,直通到海面,曰“通海洞”;有向上扩展,可达“九鲤朝天”石顶,曰“通天洞”;有两岩陡立,上夹附石,曰“七星洞”;有削壁夹巷,见天如线,曰“一线天”;有终年滴水,曰“滴水洞”;有乱石垒叠,洞顶崛岩高低,游人进入需弓腰折背而过,曰“三折腰”;有洞中套洞,神奇莫测曰“神仙洞”......有洞中可观日,洞内可望海,洞穴存井,洞里有龙潭,小的只容儿人小憩,大的可容千人,可以建楼、台、亭、阁。每逢夏日洞中空谷兰盛,暗香浮动,时有时无,令人心醉神怡。如将军十八洞,是十多个洞组成的洞群,可上、可下、可左、可右,洞中可望海、观日,怪石似骆驼、似玉笋,千姿百态,有的似螺旋向下旋转,有的夹壁直立,石径遥通,不但有“一线天”,还有“三线天”,暗泉多处,清沏见底,水声潺潺,每当阳光射入水中,反射于洞壁,就象流霞在飞舞,奇妙的光与色将游人带入幻觉世界。由于气流的活动有的洞寒风习习,有的却暖气融融,奇妙的是站立一处,伸开两手,冷暖感觉不同。有的地方,更有太古藤蔓为争阳光,争雨露,争生存,顽强地盘旋曲折,沿着洞壁延伸,编织着富有生命力的“赞歌”。这个“将军十八洞”,一进一出需花二个小时,游人要以各种动作行走,时蹲、时爬、时蹑、时侧,有人将这些动作喻为“太姥健身操”,姿态各异,一路欢声笑语,乐在其中。

10、“云横断壁千层险”是太姥奇峰的真实写照。太姥有覆鼎峰、新月峰、笔架峰、仙药峰、莲花峰等四十五峰,这些山峰都在五百米到九百米之间。尤其上天门岭过牛背石,上陀九岭过天桥更是奇险,有些人非摸爬而过不可,有些人却偏要在这险处探胜。过了险峰,极目千里,气象万千,确有无限风光之感。覆鼎峰因状如覆鼎故名,福鼎县名也由此而来。晴朗之日登上峰顶,东望海天茫茫,无边无际,大小岛屿,历历在目。新月峰又名观日峰,晨可观日,暮可赏月,是观赏月上日升的好所在。“披衣起看扶桑影,日观天门未足云”,在太姥山上观日可见一轮红日气势磅礴地从海中三跃而升的奇景,这是其他风景区观日所少有的,陈仲溱太姥山记:“尝看日于泰山日观台华顶,所见各异,而遥天旷海,此为第一”。夜间赏月,山色朦胧千岩黑,又是另有一番情趣.


参考资料

标签:

Copyright 2019-2030 湖北线上代放生 湖北线上代放生官网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