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放生鱼有什么寓意
1、该如何回向和发愿呢?在每一次打坐、放生等善事结束之际,就应当将这些善业进行回向。普通的回向方法以前也讲过,即“诸佛菩萨如何回向,我亦如何回向”。如果要往生极乐世界,就需要在此基础上再加入“愿以此善根,往生极乐刹”的心愿,这是回向的方法。
其次,每次发愿的时候,也要加入“愿我能往生极乐世界”的心愿。
发愿与回向的差别是:发愿时有无善业可以依托。比如说,在做完善事之后发心:“以作此事的善根,我想怎样……怎样……”,这叫作回向。其特点是,发愿之前作了善业,可以说依靠我们的善根而发愿,即是回向;那么什么是发愿呢?无论有没有行善,心里所发的一切愿望,都叫作发愿。其特点是,发愿之前不一定有善行。如果我们能时常发愿:“祝愿我能够往生极乐世界!”那么死亡之后,就能立即往生,所以平时最好能常常这样发愿。
今后,我们无论是回向或是发愿时,一定要在普通的发愿和回向的基础上,加入一个往生极乐世界的愿望,每次都要加,这点非常非常重要。
2、
莲池大师的回向比较特别,我们把它念一下。莲池大师在「放生祝愿」里面,他有写一个回向文,这个我们可以来参考。莲池大师这个回向文,莲池大师说,你放生完毕以后,我们如果有去参加放生啦,那我要怎么回向呢?我们要怎么回向呢?
3、莲池大师教你,「放生已」,就是放生完毕以后,「对佛像前至心礼拜」,先向佛像前礼佛三拜。「白言」,就是你说出来,在佛菩萨面前这样说出来,「弟子某甲」,就是弟子我黄某某,「一心皈命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」,你就这样回向说,我一心皈命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。「我遵先佛明诲,今行放生」,我遵照祖师诸佛的教诲,我今天行这个放生业,「今行放生,已得若干」,我今天总共放一百条,放多少物命,你把它讲出来,「已得若干」。我今天接到祖师这样的教诲,我来行这个放生业,我已经领悟到这个道理,我已经得到这样的一个法喜,得到这样的一个慈悲心。「以此功德」,我有得到这样的一个福报跟功德,「以此功德,愿我罪业消除,冤愆解释」,就是解冤释结。「所修善根,日益增长。命终之际,身心安稳,正念分明,蒙佛接引,生极乐国,七宝池内,莲花之中。花开见佛,得无生忍,具足佛慧,以大神力,凡我所放一切生命,以及十方无尽有情,尽得度脱,成无上道。愿佛慈悲,哀怜摄受。」「发愿已」,念佛或百声,或千声,或万声,「随意多少」。这个放生回向非常好,各位可以参考,这已经全部都包括在内,回自向他、回事向理、回因向果,全部都有了。
4、你放生完以后,你不要说,哎呀,佛菩萨你保佑我身体健康啊,升官发财啊,那这世间福报而已。你看,这里面它有跟你讲,回向西方极乐世界。而且回向你善根增长,而且命终的时候身心安稳,能够善终啊。这也是五福里面最后一个,你也想求善终啊,你平常就可以这样累积了。你每次放生就这样回向善终,你将来真的善终,你要相信佛菩萨不会骗我们,祖师大德不会骗我们。我们都希望善终,那你放生就求我希望将来善终,你将来真的善终。这个叫做信自信他,信自信他、信事信理、信因信果。蕅益大师在《弥陀要解》里面,这六信里面,你一定要这样相信,信自信他、信事信理、信因信果。
5、而且你还可以回向,除了命终身心安稳以外,还正念分明,蒙佛接引,生极乐国,还可以花开见佛,得无生忍。而且你最后要发一个大愿,什么大愿?「具足佛慧,以大神力」,凡是我放的这些生命,以及十方无尽的有情众生,都可以得到度脱。有些祖师,他们就很有这种慈悲心,他们都交代他的弟子,把他的骨灰和着面粉,去抛向大海,喂食这些鱼族,每吃到我这个骨灰和面粉的,这都能够得到度脱。其实跟这个一样,「成无上道,愿佛慈悲,哀怜摄受」。完了以后,这个回向文念完以后,再念佛百声、千声、万声,这样是最圆满的。
6、摘自《太上感应篇汇编》(第一八三集)黄柏霖警官主讲
7、附:放生祝愿(莲池大师)
8、(非《太上感应篇汇编》讲座内容)
9、放生已。对佛像前至心礼拜。白言。弟子○○。一心皈命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。我遵先佛明诲。今行放坐。已得若干善业。以此功德。愿我罪业消除。冤衍解释。所修善根。日益增长。命终之际。身心安稳。正念分明。蒙佛接引。生极乐国。七宝池内。莲华之中。华开见佛。得无生忍。具足佛慧。以大神力。凡我所放一切生命。以及十方无尽有情。尽得度脱。成无上道。愿佛慈悲。哀怜摄受。发愿已。念佛或百声千声万声。随意多少。
10、根据佛经论典及古往今来众多高僧大德开示,行善后的回向非常重要。如果希望行善时所造善根能获善报、善根增长、不被毁坏、成熟迅猛、生生不穷,如果希望所造善根确实能够“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”,如果希望所造善根能确实成为往生净土的资粮,那么一定要善于回向,至诚回向。(这里补充一句,三殊胜为发心和正行、回向殊胜,三个关节都很重要,本文只是侧重将回向提出来强调一下,但任何善行都不能离开三个殊胜。)
二、苏州适合放生的河道在哪?
1、既然回向这么重要,作为修行的一个重要部分,为能够最好地将善行回向利益自他,以下摘录一些大德开示供道友们学习,以了解回向的理论、意义和方法:
2、大成就者阿秋喇嘛开示《放生行为之几种杜绝》
3、很多人因为自以为不去执着功德利益,而凡有放生皆不去好好回向。孰知因果成熟,是必然之势。不重视回向,会导致大量功德转化为人天福报,为将来往生乃至成佛,形成阻碍。所以每个修行的人,一定要使功德转向出世间的种种成佛利益。而且放生行为,因其是有为法中最为殊胜的功德之故,功德成熟非常迅猛。若放生勤恳,甚至即生福德利益现报,所以放生者切要善于回向。免大量功德流于人天无意义消耗的福报也。
4、慈诚罗珠堪布开示《慧灯之光
5、我们要报恩,首先要学佛,然后成佛;在没成佛之前就将自己所造一切善根回向众生。能以菩提心、大悲心回向众生,不但是自己造善根,同时也一定能利益众生,因为有大悲心的人回向,众生必定能得到这个善根而离开痛苦。假使我们回向时,一点点悲心都没有的话,众生能不能得到利益就很难说了。慈悲心是度众生的一个方便,同时也是清净自己业障最殊胜的方法。只要有悲心,一定能度众生。一切法之中,最重要的就是菩提心、慈悲心。由以上的思维,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:报恩最殊胜的方法就是成佛。
6、「无论修持任何法门,在结尾一定要作回向,回向的真谛意义是无论我们积聚了什麼功德或善业,都不贪执或只想自己拥有,而愿以此功与一切众生分享。」对啦!当我们要回向前,就抱持著「好东西与好朋友分享」的心,这即是大乘思想的特质。
7、慈诚罗珠堪布开示《三殊胜,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》
8、回向的含义是什么呢?譬如,有十个人,其中只有一人有食物,而其他九人却没有,现有的食物本来可以被拥有者独享,但是他却舍不得,而愿与其他九个人共同分享。回向的含义也与此类似。人们在行善时所造的善根,能够获得善报,但大乘的修行人却不愿独自享受此善果,而是将它分给普天下所有的众生,这就是回向的内涵。
9、回向有两种,一是有毒的回向,二是无毒的回向。所谓“有毒的回向”,就是有执着的回向。《般若波罗密多经》里讲过,凡是有执着的善根,就象有毒的食品。虽然在吃有毒食物的时候,也许还会感觉味道鲜美可口,但当毒发之时,就会痛苦异常。同样,有执着的、不是三轮体空的善根,虽然会带来一些临时性的善报,但因其是有漏之法,所以不但不能最终脱离轮回的痛苦,反而会引发众多苦受。
10、无毒的回向是指无执着的回向、无缘的回向,也即在证悟空性的境界中回向。无毒的回向又分为两种:一是真实的无毒回向,二是相似的无毒回向。所谓“真实的无毒回向”,是指登地以上的菩萨在无缘禅定中的回向,这是薄地凡夫所无法做到的。我们现在只能做相似的无毒回向,这种回向不是指以中观的逻辑来抉择一切法是空性,而是按照《三十五佛忏悔文》里所讲的方法进行观想:所有十方三世的佛菩萨如何回向其善根,我也如是回向我的善根,这样真心诚意地回向,就是相似的无毒回向。
标签: